一首關於「曲蹄囝」文化的方言歌:起厝盤答/賀廣義

 

 什乇起厝起高樓?

 什乇起厝起橫頭?

 什乇起厝起海底?

 什乇起厝水面流?

 客鵲起厝起高樓,

 蜜蜂起厝起橫頭,

 海龍王起厝起海底,

 曲蹄囝起厝水面流。

 這一首福州語念謠,名為〈起厝盤答〉。

 幾年前,馬祖鄉土語言推動小組除了編輯國小母語教材,並出版黃英琴老師所編輯〈月光光〉馬祖童謠選集。〈月光光〉選集中邀請了地方耆老黃興華、林好音二位資深伉儷進行朗誦錄音。其中,〈起厝盤答〉為音樂老師王筱君譜曲,再透過馬祖名校長王建華及陳蕙蓉老師以民國六十年代「國軍藝工隊」唱風詮釋,表現出嬉趣喜樂的氣氛。

 這首歌曲製作出來後,隨即被放在馬祖旅遊網站及YouTube影音網,甚至也被對岸部分福州歌曲網站及土豆網收錄。

 〈起厝盤答〉歌詞字面意思不難理解,採男女一問一答來應對。字面上「乇」為物品、東西之意,「起厝」是指建屋、蓋房子。全首歌詞譯為:

 何者蓋房子建在高樓之上?

 又何者採取橫向形式建屋?

 何者將房子建於海底之下?

 又何者建屋隨著水面漂流?

 喜鵲築巢於高樓之上,

 蜜蜂以橫向方式築窩,

 海龍王將屋宇建於海底之下,

 蜑民所造之船任由水面漂流。

 若干年前我在聽這首歌曲時,直覺和黃梅調電影〈山歌姻緣〉那一段「什麼長,長上了天?什麼長長水中間?…」那一段山歌對唱形式有幾分相似。

 在母語課堂上,我讓學生能讀、鼓勵學唱,聆聽欣賞。不過,這本童謠選集的編者未特別加以研究及說明,因此一般人只覺得它是取材於民間生活的念謠,未能體會到這首念謠背後所代表的文化意涵。

 最近幾個月,隨著閱讀的增廣,對福州文化有較深刻的認識。馬祖地區曾留有南竿的曲蹄澳、東莒的曲蹄灣兩處地名,近日又讀到更多有關蜑民(又寫作蜑民,福州一帶常稱之曲蹄) 的資料,才發覺這首〈起厝盤答〉原來是充滿「蜑民文化氛圍」的歌曲。

 〈起厝盤答〉作者不詳,從脈絡上分析應屬福州蜑家漁歌。《中國歌謠集成‧福建卷福州市台江區民間文學》提及蜑民有對歌的習俗,「蜑民或數船在江中相遇,或月夜(特別是中秋月)聚泊江沿(特別是三縣洲一帶),時時舉行『盤答』,又稱『盤詩』,對答上必為『一男一女、一唱一和』,互相賽唱,或互為嘲謔,或相互求偶」。「盤詩」是節日時蜑家船聚集在水面,比如閩江沿江一帶,所進行的男女一唱一和的漁歌對唱。其曲調多為歷史上流傳下來的蜑民自編的曲調,但是唱詞是在問答過程中的即興發揮,沒有固定的唱詞。

 有關於「盤詩」的結構與形式,〈百度百科〉上說:「為民間對歌的一種樣式…。『盤詩』一般是七字四句為一首,內容廣泛,不拘一格。…福州『盤詩』是福州民俗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它類似於其他地區的山歌對唱,是一種非常有趣而且生動活潑的文藝形式。」《中國民間歌曲集成‧福建卷》也說「福州方言中,『盤』含有對答的意思,『詩』就是指歌。」

 福州蜑民漁歌來自於蜑家人的水上生活,蜑民所唱的蜑歌,又被稱為「曲蹄曲」。蜑民被稱為曲蹄,福州清末文人郭柏蒼在《竹間十日話》提及「賣漁嫂即曲蹄婆 (按:蜑民婦女的貶義詞),以其生長船中,兩足俱曲故名。」文化歷史界普遍認為福州蜑民可能源自於福州古代原住的閩越人,傳統上他們世代居住在閩江或沿海的「連家船」上,受到陸地上漢人的歧視和迫害,被當作賤民,不得上岸定居。福州俗諺:「曲蹄囝,腳彎彎,拍死莫見官!」可見自古以來蜑民們的悲涼處境、地位卑下。

 古代時,絕大部分福州蜑民都是文盲,但長期的水上

 生活讓他們創造出了蜑民漁歌這種獨特的民歌形式,其歷史可能已逾一千年,其曲調既有自編的傳統蜑民曲調,也有採納閩劇的曲調,在明清時期蜑民接受漢語後,便採閩東語的福州話進行吟唱。

 〈起厝盤答〉文句中「海龍王起厝起海底,曲蹄囝起厝水面流。」二句是點出「蜑家文化」的精神所在。

 被稱為「小龍」的蛇,是閩越族與福州蜑民重要的信仰圖騰,清代《閩縣鄉土志》指出蜑民「其人皆蛇種」,施鴻保《閩雜記》則說蜑家婦女「簪作蛇形,乃不忘其始之義」,戴成芬《榕城歲時記》寫道:「重九日舸黎婆(按:即曲蹄婆,喜梳田螺形髮髻)為九使(按:蛇神)生日,羊燭花酒,歡宴異常」。福州蜑民的信仰不脫其文化脈絡,崇拜之神有族群先祖信仰如閩越王無諸、閩越王郢三子(又稱射鱔尊王、白馬孚佑王),圖騰崇拜有蛇神(其中以九使最具代表,又稱英烈王)、龍神(龍王)、蛙神(玉蟾大王或青甲將軍) 、螺女(又稱田螺姑娘、白水素女),還包含與其相關聯性的水神如文武太平王、拿公、戚奶,另外為福州一帶鄉土神祇五靈公、臨水夫人、尚書公(陳文龍)、媽祖等。

 至於「曲蹄囝起厝水面流」這句是說,蜑民依水為生,過著船居生活,〈福州蜑民民俗文化芻議〉文中指出「船民把造船看成如同岸上居民蓋高樓大厝一樣的大事,非常隆重首先對船料精挑細擇,用上好的沒半點蟻穴或霉腐的木材,尤其是用作『龍骨』的木頭更是千挑百檢。因為這根『龍骨』是整艘船的核心部位,相當於大厝的『大樑』。其次造船過程十分講究祭典禮儀。…造船期間,每個月初二、十六兩日,都要略備酒菜,祭祀天公、海龍王等神。在造船過程中,『豎龍骨』、『安龍目』、『釘龍釘』是三道最重要的工序。…」

 漁歌是蜑家人表現的精神文化之一。福州蜑民漁歌,除了「盤詩」的男女對唱形式,另有春節期間「唱賀年歌」向陸地漢人賀年討粿的這種形式。「唱賀年歌」則是在農曆正月初二至初四時福州蜑民向岸上的福州人討粿時所唱的吉利的歌曲,用來換取米粿。

 曲蹄漁歌雖起源於福州蜑民,但對福州族群的民間歌謠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盤歌」由蜑民社會傳到閩江沿岸,並進一步傳播到了整個福州,像「一枝花」、「撐船歌」、「月光光」、「賣洋桃」、「一粒橄欖」等福州民歌都帶有蜑民漁歌的影跡。

 中共建政後,福州蜑民大規模上岸定居,絕大部分已放棄了傳統水上生活,伴隨而來像曲蹄漁歌這樣的傳統文化衰落及瀕臨滅絕,而今只有極少數蜑民還會唱漁歌,福州官方已意識到正在對當地民歌進行搜集、整理和保護,以試圖保存即將消逝的無形文化遺產。

 (※謹將本文獻給:長期引領我關心、參與鄉土語文探索及創作的翁玉峰老師)

 [影音聆聽]

 連江縣本土教育資源網‧馬祖童謠第十二課〈起厝盤答〉。

 YouTube影音〈起厝盤答〉

 [參考資料]

 林秀玉、黃云〈福州蜑民民俗文化芻議〉,《閩台民俗散論》,海洋出版社,2006年。

 楊濟亮〈福州地區水上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及其時代變遷〉,《閩台民俗散論》,海洋出版社,2006年。

 李聯明、劉春曙、藍雪霏《中國民間歌曲集成‧福建卷》,中國民間歌曲集成編輯委員會,1995年。

 網路資源:

 維基百科「福州蜑民漁歌」、維基百科「福州蜑民」、百度百科「盤詩」、論文大全「中國螺女故事的形態演變」。

 

◎資料來源:

http://mypaper.pchome.com.tw/hky1228/post/1321359263

建議使用Chrome 瀏覽器 最佳解析度 1280*1024 監造者:連江縣政府教育局
地址:馬祖南竿鄉介壽村76號 Tel : 0836-22067 FAX : 0836-25582
URL: http://www.matsudialect.org/
COPYRIGHT (C) 2020 DESIGNER:KIWI MUSI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