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淡菜之名的形成/賀廣義

 

 淡菜,學名「貽貝」,為馬祖最具特色海鮮,福州方言稱為「殼菜」。

 前幾年,馬祖地區為了趕流行,在所發行的〈連江水〉月刊上,貽貝被刻意稱作「新鴛鴦蝴蝶貝」、「深海威而剛」。

 有關淡菜之名是如何演進、轉化而來?因筆者之前無意間上網找資料,發現淡菜竟然和被稱為「科蹄仔」的水上人家產生關聯。於是產生興趣,將其做一番較完整的探究。

 清朝阮葵生筆記《茶餘客話》卷二十記載:「淡菜,即蚌肉也,始於蜑戶多食之,遂訛為淡。」蜑民最常以貽貝為食材,所以貽貝原先稱為「蜑菜」,後來民間以訛傳訛,寫成了:淡菜。

 科蹄仔,是福州話發音的馬祖譯法,一般資料都寫成「曲蹄」,他們原本應是福建、廣東一帶的百越族,因多項歷史因素以船為家、下水維生,成為「蜑(ㄉㄢˋ)民」、「蜑戶」、「遊艇子」或「白水郎」等,廣東地方史料上說「上山為畬,下海為蜑」。

 《說文解字》:「蜑,南方夷也。」可知,蜑是南方少數民族,在福州方言常寫作「曲蹄」或「科題」。蜑,又是蛇的異體,蜑民的習俗特別崇拜蛇與龍的信仰,自認為是牠們的後裔,蜑民所建的廟宇經常畫上蛇的圖像。

 科蹄(曲蹄)是因為古代這些閩東水上人家隨處漂流,長年坐在船上,腿腳彎曲不能伸展,而得名。清代《侯官縣鄉土志》:「縣有一種人,以舟為居,能久伏深淵,俗稱曲蹄(以處舟中,其腳常彎曲不舒放。或作乞黎,賤視,如浙之墮民,不齒齊民,不通昏媾),蓋即蜑戶也(蜑亦省作蛋)。江幹海澨,隨處有之,雖浮家泛宅,無一定所,而各分港澳。姓多取翁(義取漁翁)、歐(義取鷗鳥)、池、浦、江、海(以地為姓)。諸氏間有登陸結廬者,然亦不習工商,仍供賤役(娼家多訛托之)。其人皆蛇種。《說文》謂『閩,蛇種』,實專屬蜑民一族而已,與全民人士悉從中原遷來無涉。(方括號內文字係為原注)」

 另外,貽貝被稱為「淡菜」,在牠的口感和療效上似乎也呈現另一種說法的來源。貽貝的肉味佳美,以煮曬時不必加鹽,所以如此稱呼。唐代醫學家孟詵「因其味美而淡」,稱之為淡菜,又說其「溫,無毒。」,「產後血結,腹內冷痛,治癥瘕,潤毛髮,治崩中帶下。」。唐代學者韓愈在所寫的《孔公墓誌銘》提及「明州貢海蟲、淡菜、蛤蚶。」;明代醫學家倪朱謨《本草匯言》也說:「淡菜,補虛養腎之藥也,此物本屬介類,氣味甘美而淡,性本清涼,善治腎虛有熱。」

 至於馬祖人對於淡菜所慣稱的「殼菜」一詞,最早可能出自宋代醫書《嘉祐本草》,書上稱貽貝為「殼菜」,說其功效「治虛勞傷憊,精血少者,及吐血,婦人帶下、漏下,丈夫久痢,並煮食之。」明代醫學家李時珍《本草綱目‧介部》也說「淡菜,釋名:殼菜、海、車海夫人。氣味:甘、溫、無毒。主治:腹內冷痛、結塊、崩中帶下,壯陽,止痢,消宿食,治癭氣。」;明代楊慎《升庵經說‧夏小正》也指出:「寧波有淡菜,其形不典。一名殼菜,亦以形近。」

 總之,淡菜是馬祖重要且知名的海洋生物資產之一,其價值與效益值得地方各界加以珍視與推廣。

 

◎資料來源:

http://mypaper.pchome.com.tw/hky1228/post/1320894399

 

建議使用Chrome 瀏覽器 最佳解析度 1280*1024 監造者:連江縣政府教育局
地址:馬祖南竿鄉介壽村76號 Tel : 0836-22067 FAX : 0836-25582
URL: http://www.matsudialect.org/
COPYRIGHT (C) 2020 DESIGNER:KIWI MUSIC ALL RIGHTS RESERVED.